2019年,小谈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当时并没有想太多,于我而言只是捐献了400毫升的血液,并不会对我的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却可以用于救治需要的病患。”献血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的宣传讲解,小谈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他想如果将来有机会与患者配型成功,就能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于是决定留存样本、登记入库。救人,不需要太多理由,这也是所有捐献志愿者的心声。

2024年6月,小谈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相信愿意伸出援手的人有很多,有机会与患者匹配成功,能给一个患者甚至一个家庭带去生的希望,我深感荣幸。”
小谈将这件事情告诉家人后,立即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在他们的认知中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钻骨抽髓”,担心会影响身体健康。面对家人的误解,小谈认真为他们科普捐献知识,并非所谓的抽骨髓,而是通过外周血分离采集的方式获取所需的造血干细胞,最终家人同意他去捐献救人。
从接到电话到进行高分辨检测、体检,小谈等待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坚信好事多磨,也一直关心着患者的情况。采集日期终于确定后,小谈非常高兴,“普通人一生能有几次救人的机会?”他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尽管为了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捐献,在整个春节假期里他都要严格控制饮食、规律作息。他却说,为了挽救生命,一切都是值得的。一个善意的选择,让生命在爱与勇气中延续。
捐献前,小谈收到患者的感谢信,他激动地说道:“这是最贵重的礼物!”当大家在互相祝福“新年安康”时,小谈用热血为另一个生命送去了“安康”,春节的烟花易冷,但传递生命的火种永远炽热。
一次勇敢的选择,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小谈记录下内心的感动与大家共勉。
站在生命馈赠的门槛前,我心中涌动着万千感慨,愿与诸位分享这份感动与期许: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承诺。多年前,我在中华骨髓库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如今它终于绽放,即将为一位素未谋面的病患带来重生的曙光。这份跨越时空的缘分,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奇妙与伟大。
我想对那些等待重生的病患说:请相信,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总有一颗心为你跳动,总有一份爱为你守候。我们虽不相识,却因生命的纽带紧紧相连。愿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你,帮助你恢复健康。
按照计划,小谈在接受了为期五天的动员剂注射后,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
总有人愿意为陌生人拼尽全力,致敬所有为生命接力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浦东新区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