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风采   返回分库首页
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她送出一份“生命的礼物”

    最近,每当孩子们一大早背着书包走进教室里时,却少了班主任小李老师的身影。“同学们,李老师这周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尽管很牵挂班级里的孩子们,但是小李更加放心不下此刻正在远方等待救助的生命,她用一场特殊的“缺席”,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也为全班学生上了一堂关于生命与大爱的课程。

    小李高中时期就读于晋元中学,2018年5月,在学校举办的成人仪式上,她和许多同学一起登记采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通过学校的科普宣传,我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往届完成捐献的学长向我们讲述了 ‘十万分之一的缘分’,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

    平时害怕打针抽血的小女孩,在十八岁那年选择了勇敢,她第一次懵懂地感知到,如果献出的血液能够成为别人的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时间转瞬即逝,小李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上,她不仅将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更是用满满的爱心与耐心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求知欲,深受孩子们的爱戴。

    曾经许下的生命之约,终于在八年后得到了回应。开学第一天,上海分库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小李所在的学校签署捐献协议。原来在春节假期前,小李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被告知已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她坚定地回答道:“我愿意!”当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小李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大家开启了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她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善良从来都不是写在纸上的话语,而是别人需要时,愿意伸出的双手。

    按计划,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小李办理入院手续,住进了安排好的病房。尽管因为注射动员剂,身体出现腰酸背痛、身体乏力等症状,但小李还是笑着说:“和患者经受的痛苦相比,这一点儿痛不算什么,我还能坚持。”

    采集当天,小李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原来是班级里的孩子们知道她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后,因为无法前往医院探望,便用稚嫩的画笔画下了珍贵的图画送给她,孩子们用最纯真的善意为小李老师送上了祝福与关心。

    采集顺利结束后,小李与大家分享了她的捐献感受:“有机会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他人,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段经历意义非凡。同时,感谢之前勇敢奉献的学姐、学长给了我勇气,希望未来更多人能加入,传递爱与希望。”传递善意的火种,渺小的微光终将汇成星河,愿这份珍贵的“生命礼物”,让更多的善意生根发芽,成为照亮生命的一束光。

 

(浦东新区红十字会)


最后更新:2025/6/20 15: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