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中国红十字报:上海红十字会实施世博救护培训“实事项目”纪实

                             上海红十字会实施世博救护培训“实事项目”纪实 

                                                   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

 

      世博正式开园时,徜徉在一座座匠心别具的展馆,你会不经意地发现一些“小风景”,比如某个角落里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站,某处飘扬的红十字旗。有些“风景”则是你无法看到而又确实存在的,比如世博园区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参加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为了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市红十字会在过去的3年里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攻坚战”:培训1000名应急救护师资、10万名红十字救护员和100万人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超过了过去20年培训人数的总和。

      决策·半年酝酿

      上海市成功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后,一个问题随之摆在了上海市红十字会面前:日本红十字会参与了爱知世博会,上海市红十字会肯定也会参与2010年世博会,但如何参与世博,谁心里都没底。

      “世博会是个大事、实事、好事,红十字会应当参与其中。这是红十字会应有价值的体现。”前上海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现上海红十字会“世博办”主任熊仿杰回忆当时决策参与世博时如是说。

      决定参与世博后,上海市红十字会数了数自己的“家底”,认为红十字会开展的救护工作符合世博的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办好世博的基本保障就是安全,其中包括健康保障,而这仅靠医疗部门很难完全做好,需要发动市民的参与。”熊仿杰介绍,“‘医院是正规军,市民是民兵,全民皆兵’。但市民参与的前提是具有一定基本技能,这就给红十字救护培训提供了战场。”

      最终,上海市红十字会找到了参与世博的战略支点: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

      很快,上海市红十字会拿出了培训计划目标:在世博会前用3年时间培训1000名救护师资、10万名红十字救护员、群众性普及救护培训100万人,简称“千百万”工程。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一计划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首先是经费问题,其次是推动能力,单靠红会肯定不行”。

      在讨论这个计划的过程中,上海红十字会内部也出现了争议。“很多人担心,红十字会做的工作很多,而人力、财力、动员能力有限,再搞这个培训,效果可能不理想。”熊仿杰说。

      为了统一思想认识,上海市红十字会开始集中开会:会长办公会、部处长联席会、区县常务副会长会议,讨论要不要做、怎么做、可操作性、财力人力如何解决等等问题。

      上上下下酝酿了大半年,最后统一了认识:先在浦东试点。

      契机·借力政府

      2007年,上海市红十字会拿着培训计划游说世博局,双方一拍即合。时任世博局副局长的周汉民肯定了红十字会的建议,表示积极支持,并迅速派出世博局志愿者部与上海市红十字会进行深入沟通。

      同年5月,上海市委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参会的红十字会代表在会上向市委、市政府建议:重视、支持红十字会的现场应急救护培训,为世博提供安全保障。这一建议上了当天的会议简报,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党代会结束,上海市政府派出考察组,就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群众性现场应急救护培训问题,到试点的浦东等地做了为期3个月的考察、论证,最后提出建议:将红十字会的群众性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列入上海市政府“年度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建议”由市委办公厅起草,获得了第一轮市长办公会同意,但却在第二轮被“平衡”了。

      眼看计划要泡汤,“危机“之时,时任上海市红十字会会长、市政协副主席的谢丽娟及时出手挽救。她一方面给市政府写信,一方面找人大代表和人大领导提案,到市政府反映、争取。在最后一轮市长办公会上,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终于又“补”进了“实事项目”。

      “列为‘实事项目’,意味着培训经费有了保障,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经费;同时,意味着工作的推动力量变成了政府,实施起来就会顺利很多。”熊仿杰介绍,整个培训计划实施下来,要投入8000多万元。

      2008年3月1日,上海市政府下发通知,下达了2008年“完成3.5万名红十字救护员和35万名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的任务,标志着上海市红十字会在全市铺开现场应急救护培训。

      攻坚·各显神通

      为了实施这一项目,上海市红十字会成立了由会长谢丽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设立了项目办公室,落实了各区县责任人、联系人、统计员和信息员。

      “实事项目”任务下达之后,上海市红十字会通过走访、召开会议等形式与世博局、市绿化市容局、市教委3家单位商讨合作开展救护培训的计划和方案,促使市绿化市容局、市教委与红十字会联合发文推动落实培训工作,由此打开了项目实施的突破口。

      各区县红十字会也结合各自实际,各显神通:有的与相关职能部门、街镇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有的将救护培训列入区政府实事项目、区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以及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的工作内容;还有的将救护培训工作列入区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一批”目标支撑体系,作为区社区办考核内容之一;有的区将救护培训纳入到公务员世博培训中;有的将其列入教育系统“十一五”师训和学生的“两纲教育”中。

      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救护培训,上海市红十字会还举办了三级救护演练竞赛。所有医院、学校会员单位都组队参加,并且层层筛选,最后各代表队参加区一级的竞赛。竞赛开幕式规模宏大,四大班子领导全部出席。

      “非常震撼!”上海市红十字会培训交流中心实施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孙红英说,这一行动改变了市民对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认识。

      质量是培训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启动之初,上海市红十字会提出了“四统一”要求: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考核发证。培训采用小班授课,每班30人或50人,两个老师。受训学员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等资料全部入库。

      “换句话说,我们的数据是实打实的,没有水分的。”孙红英说。

      此外,还通过教学观摩、专家讲评、教学评估等提高培训质量;并通过红十字系统督察、专家督察、争取人大和政府视察推动培训工作的扎实推进。为了推介好的经验与做法,他们不厌其烦地召开总结交流会、工作推进会、中期评估部署会、年终工作会等。

      战果·等待检阅

      “当时压力蛮大的。教材的编写、急救包的制作,每年30万人啊!而且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组织工作量太大;一部人对应急救护培训的认识不足,怀疑一两天的培训有用吗。”熊仿杰回忆。

      但在项目实施后,整个培训受到了广泛好评。上海市政府每年通过城市调查队对项目做千人问卷调查,征询市民对项目满不满意。内部消息反馈,红十字救护培训项目满意度排名2009年进入前列。

      实施“实事项目”3年,上海市建立健全了市、区(县)、街道(镇)、基层(居委会、单位、楼宇)救护队、救护分队、救护小组组成的四级救护网络。其中,与世博局合作,对2200名世博工作人员、2100名世博园区服务外包人员进行了培训;与市绿化市容局合作,将全市147座公园的管理人员和职工培训了一遍,并在公园里设立了红十字服务站,为每个服务站配置了轮椅、折叠式担架、拐杖和急救箱。

      “回头看,我们实施了一个大战略,抓住了一个好机遇,对红会是个大提升,红十字会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影响扩大,公信力提高。”熊仿杰说,“所有这些,对红十字会未来的救灾、救助都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只等着世博会的实战检验了。”熊仿杰最后说。

   

                                                                                           (记者 刘玉海)
 
 


最后更新:2010/11/18 1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