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简介

      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红十字青少年作为富有生气的力量,很早就开始了活动。1870年普、法战争时,荷兰的中小学生利用旧亚麻布自制绷带,以作战伤救护之用。1880年,英、荷波尔战争时,加拿大的学生以枫叶为标志,志愿为红十字会工作。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国家的红十字会组织青少年参加救济士兵和战争受难者工作。此后,各国红十字会纷纷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国际联合会也积极倡导这项工作,并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十字青少年是红十字运动的一支生力军,在学校和社会,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卓有成效的人道主义活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促进人文传统教育、培育人道主义精神、增强生命安全理念、提升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学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自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以来,上海市红十字会始终依法履行职责,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也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2003年,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以及《上海市红十字会组织规程》,结合上海实际,相继出台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校开展红十字工作办法》、《上海市高等院校开展红十字工作办法》,为上海学校红十字工作的深化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上海市红十字会通过成立上海市红十字中小学(含中专职技校)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红十字高校工作委员会,全面推进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开展。多年来,上海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以弘扬红十字精神为宗旨,以传播红十字理念、激发青少年热情为目标,以学校红十字创建工作为抓手,围绕着红十字知识传播、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技能培训、红十字文化建设、无偿献血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捐献宣传、红十字志愿服务、救灾帮困、预防艾滋病宣传等,努力实现人道主义教育和人文传统教育、卫生救护训练和学校安全教育、红十字志愿服务和社会责任教育、红十字主题活动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截至2011年底,上海共拥有红十字青少年会员58.6万人,中小学校(含中专职技校)和高校红十字会建会率分别为88.7%和89.3%;上海市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300余所,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37所,全国红十字模范校11所。


最后更新:2011/5/18 16: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