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红十字
姚裕忠:医路有我,志愿相伴

   我是来自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虹口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总队的一名志愿者。2015年加入上海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赈济救援队),从2018年起成为了一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红十字志愿者,2021年又成为了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医路上,我与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同行。

   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里“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医者精神与“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朦胧的意识让我感觉对红十字格外的亲切,红十字就在我们的身边。

  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作为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医疗卫生灾后重建的一名志愿者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志愿服务。就在我们宿营的地方,“大爱无疆、感恩有你”的宣传标语和白底红十字的会旗天天与我们相伴。在那里,我们了解到在地震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有许多红十字会志愿者为灾区群众提供了救助、赈济等服务,让他们重新点燃生命的火花。在我们上山服务过程中,时不时会有群众问:“你们是红十字会的吗?”此刻,我在想我们的志愿服务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有区别吗?……我们冒着余震与山体滑坡的风险,徒步几十里,开展送医送药、预防保健、应急处置等服务,默默为灾区群众恢复基本医疗保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与其他志愿者共同体验着奉献的力量,博爱的快乐,展现上海志愿者的风采。这也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次深刻的回忆,我想回去后有机会一定要参加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帮助更多身边的人。

就是这一次的救援经历,让我对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虽然对应急救护有所了解,但有些应急救护技能还是有很大的欠缺,如腹部外伤包扎、三角巾的使用、绷带的折返包扎止血等等。

  2015年上海市红十字会招募应急救援队志愿者,我报名参加成为了一名红十字志愿者。通过红十字会系列培训,使我了解了更多红十字知识,熟悉了更多自救互救的技能:心肺复苏、AED使用、气道异物、止血包扎、外伤应急处置、骨折处理、火灾逃生、帐篷搭建等等,增强了在救援现场团队的协作意识。2021年初,通过努力,很高兴我还成为了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面向更多的人群(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等)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服务工作。

  在一次单位组织的小学生暑期安全教育活动中,有位同学开心的说:老师,我终于知道鼻出血怎么处理了,以前爸爸妈妈都做错了,有一次我差点呛到气管里。我长大了也要像老师一样,学更多的救护知识,去帮助小朋友。同学的话让我感觉到,我们的救护应该从我们身边开始,让更多的人学会救护,这样就能去帮助更多的人。

  进博会是中国的盛会,更是世界的盛会,我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很自豪能够连续参加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给我的体会是:我们服务在场馆最需要我们的地方,红十字马甲代表了“守护生命”,代表了“守望相助”,我们是一个个“移动的急救站”,虽然辛苦,但快乐。一场盛会凝聚了无数个志愿者背后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上海的风度,志愿者的温度。

  在这些年的志愿服务中,我常常想志愿服务的初心是什么?渐渐地有了答案:用爱展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心投入“海纳百川,智慧城市”的志愿服务是我们的初心;不忘"不以事小而不为"的志愿服务,担起为城市添彩的使命是我们的初心;笑助四方路人,热展青春活力,愿做新时代志愿人,乐与世界共享未来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因博爱奉献而相遇,我们因志愿服务而相见,但同时,我们也深知责任与担当。因为我们服务的是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交流的是青春铸就的力量;因为我们是党员,是红十字人。

  志愿服务精彩而永不落幕,她将点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作为一名红十字人,一名社区医务工作者,我们把应急救护知识传播、红十字精神的传播作为我们功能社区建设的一部分,让更多市民掌握自救互救知识与能力,也用红十字的精神去感动人、激励人,引导人……红十字精神的传播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她需要我们全体红十字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智慧与行动,用担当与奉献,去践行人道主义精神,践行“大爱无疆”的精神。我们将把红十字精神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融合起来,让“真善美”温暖更多人的心灵,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人道梦想。

   医路有我,志愿相伴!今后的志愿服务,你会看到更多的我们,欢迎大家加入到红十字志愿服务的行列,你我同行,一定会更精彩!

 

(虹口区红十字会 黎艳琦)


最后更新:2022/1/24 15:13:32